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

美图创始人吴欣鸿:真正的对手不是大厂而是初创公司

美图靠AI实现爆发式增长

谁能想到,曾经以修图软件闻名全国的美图,如今竟靠AI技术半年狂赚4亿元?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,美图总收入达18亿元,同比增长12.3%;净利润近4亿,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2023年全年利润。更令人惊讶的是,这些收入中有74%来自AI驱动的付费订阅服务,影像与设计产品收入高达13.5亿元。

美图创始人吴欣鸿在接受采访时透露,公司目前付费订阅用户已达1540万,同比增长超过42%。”生成式AI的机会窗口转瞬即逝,我们必须在两年内抓住这个机会。”吴欣鸿如是说。这不禁让人好奇:在竞争激烈的影像领域,美图究竟靠什么脱颖而出?而吴欣鸿又为何认为真正的对手不是大厂,而是初创公司?

初创团队才是最大威胁

在谈及行业竞争时,吴欣鸿的见解出人意料:”我们真正的对手不是那些互联网大厂,而是初创团队。”这种说法看似不合常理,但细细想来却颇有道理。大厂虽然资源雄厚,但往往决策链条长,反应速度慢;而初创公司则恰恰相反,它们更加敏捷,更容易抓住市场瞬息万变的机会。

吴欣鸿坦言,美图在很多方面都在向初创公司看齐,努力保持快速反应和创新能力。这或许解释了美图为何能在AI领域取得如此快速的突破——他们像初创公司一样敏锐地捕捉到了生成式AI的浪潮,并及时调整战略路线。令人意外的是,美图还与阿里巴巴达成了18亿元的投资合作,借助阿里通义大模型进一步提升自身竞争力。

AI战略与全球化布局

美图的成功绝非偶然,而是源于清晰的战略布局。吴欣鸿将公司未来增长战略概括为两点:AI驱动的生产力和全球化。在生产力工具方面,美图的订阅用户增长迅速;而在海外市场,月活跃用户数量也在稳步提升。

“我们必须像初创公司那样思索,保持对市场的敏感度。”吴欣鸿强调。这种思考方式让美图在影像领域保持了竞争优势。从修图工具到AI生产力平台,美图的转型之路可谓教科书级别。他们不仅没有被大厂碾压,反而在初创公司的”威胁”下不断突破自我。

在AI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,美图的故事告诉我们:真正的竞争对手往往不是那些体量庞大的行业巨头,而是那些看似弱小但充满活力的初创企业。或许,这正是吴欣鸿和他的团队始终保持危机感的根本缘故。


返回顶部